暑期儿童青少年健康提示

   2025-07-12 kongyu550
核心提示:        7月份进入盛夏,伊州区以高温干燥天气为主,偶有短时雷阵雨,昼夜温差大,高温环境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跃。伴随

        7月份进入盛夏,伊州区以高温干燥天气为主,偶有短时雷阵雨,昼夜温差大,高温环境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跃。伴随学校陆续放假,人员流动性增加,多种传染病感染风险升高。伊州区卫健委特别提醒,需重点防范食物中毒、虫媒传染病,重视疫苗接种,警惕极端天气及儿童意外伤害,为青少年儿童筑牢暑期健康防线!


  一、严防食物中毒,把好“入口关”    


  风险提示: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5-10月是我国食物中毒高发期,暑假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多,伊州区夏季高温干燥环境虽不易滋生霉菌,但食物易因储存不当变质,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风险仍需警惕。此外,东天山等山区野生植物和蘑菇进入采食期,需谨防误食有毒品种。

  防护措施: 

  1.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购买食品时,关注经营者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关注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外出就餐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点外卖时优先选择有实体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商家,收到外卖后检查餐盒是否密封完好,食物有无异味、变色等,收到后应及时食用或冷藏保存。

  2.规范食物储存与加工。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要洗手。保持台面、刀具、案板等厨具干净。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食材要彻底清洗,清洗生肉时避免水花飞溅污染台面。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3.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若食用不洁食物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保留可疑食物样本,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及时补液防脱水。


  二、警惕虫媒传染病,远离“叮咬险”     


  风险提示:虫媒传染病是指以蚊、蚤、蜱等节肢动物为主要传播媒介,通过叮咬吸血等方式使病原体进入人体组织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疟疾等。伊州区夏季绿洲、水源附近及山区易滋生蚊虫、蜱虫,虫媒传染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为主,登革热、疟疾等多为输入性病例,需警惕外出旅行时的感染风险。

  防护措施: 

  1.加强环境管理。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并密封所有可能积水的容器,安装纱窗、蚊帐等措施以降低蚊虫叮咬风险;及时清除杂草和垃圾避免蜱虫滋生;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减少野外放牧;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虫寄生时,可采用杀蜱的药剂进行药浴,并同步做好环境消毒与防护。

  2.做好个人防护。在野外应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裸露皮肤喷涂驱蚊剂,避免在蚊虫活动的高峰期,尤其是黄昏、夜晚到野外活动。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虫叮咬。


  三、按时接种疫苗,筑牢“免疫墙”     


  风险提示:疫苗接种是守护健康的坚固防线,如同为身体穿上隐形“防护服”,能有效抵御各类传染病侵袭。暑假期间人员流动性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上升,按时接种可预防疾病的疫苗,是守护儿童青少年及家人健康的重要举措。若错过接种时间,可能影响免疫效果,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防护措施:

  1.接种前确认孩子身体状况良好,主动向医生告知孩子近期发热、腹泻、过敏等健康情况,以便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接种。

  2.接种后务必在现场留观30分钟,确认无异常反应后再离开。回家后让孩子适当休息,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多补充水分。

  3.若出现轻微发热、局部红肿等常见反应,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一旦出现高热、呼吸困难、严重皮疹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4.若因生病、外出等原因错过接种时间,及时联系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在医生指导下尽快补种,确保免疫程序完整。


  四、应对极端天气,做好“双防范”     


  风险提示:七月份为防汛关键期,高温与强降雨天气交替出现,伊州区高温天气风险较大。高温下长时间作业和户外活动都可能引发中暑,室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和最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防护措施:

  1.民众注意收听、收看有关报道,密切关注天气信息。

  2.合理安排外出时间。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户外旅游和锻炼时要尽量在阴凉处活动,做好防护措施。体质较差和对热不耐受的人群应尽可能避免在高温天气下外出。

  3.高温天气时注意饮食清淡、及时补水。喝水时少量多次,不要过多饮用冰水和含糖饮料。

  4.一旦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冰袋、凉毛巾等冰敷加快降温,适量补充淡盐水。症状严重时立即拨打120,及时就医。


  五、守护儿童安全,杜绝“意外伤害”     


  风险提示:暑假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高发时期,家长们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管,增强儿童自身的安全意识,防范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落、中毒、烧烫伤等常见伤害,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防护措施:

  1.家长应对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安全排查,消除可预见和避免的安全隐患,如热水瓶、热水杯和装有热汤的厨具要放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家中用电设备和电源要远离儿童触及范围;妥善保管家用化学品,药品最好存放在防止儿童开启的安全包装中。

  2.在儿童饮食起居方面,要做到食物新鲜、无毒,防止食物污染变质。教育儿童进食时不要跑跳或哭闹,纠正儿童口内含食物的不良习惯。

  3.不要将儿童单独留在开放的水源边,无论在家中、室内、室外或其他地点的水中,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保持在伸手可及范围,家长要专心看护。教育孩子不要去危险的水域/水体、非正规的游泳池游泳,防止溺亡。如遇到同伴溺水,千万不要自己强行救援,应大声呼救请周围的人帮忙救援。

  4.注意培养儿童青少年安全意识,引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边追逐打闹,乘车出行要坐好并系上安全带。




来源 伊州区卫健委
编辑 | 古力先
责编 | 王清华
审核 | 李东海
官微 | 伊州零距离
投稿(举报)邮箱:hmgxljl@sina.com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