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发明“会旋转”的异物钳,首笔专利收入10万+已到账

   2025-07-30 kongyu520
核心提示:异物钳在体内转动不方便,如何更轻松地操作?给它加上一个旋转把手!6月23日,在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工作的护士王雨,向

异物钳在体内转动不方便,如何更轻松地操作?给它加上一个旋转把手!6月23日,在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工作的护士王雨,向者展示了一把她发明的可旋转异物钳。这一小发明,已为她带来了超十万元的收益。


1990年出生的王雨,2012年10月来到襄阳市中心医院消化一科工作,2016年9月调到内镜中心工作。到内镜中心后,她经常会遇到误吞枣核、硬币的小朋友,在帮他们用内镜取异物的过程中,王雨发现,孩童的食管比较细小,原有的一次性异物钳,钳头在体内转动很不方便。



图片护士王雨在执行内镜操作


为何不把钳头设计成可旋转的呢?于是,王雨萌生创想,开始绘图、设计可旋转的异物钳。“钳头与操作把手之间,加装了连接装置,在体外旋转把手,钳头也随之转动。”王雨介绍说,这项发明于2020年9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图片可旋转异物钳


有了专利,怎么把专利变成产品,造福患者?经过襄阳市中心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的对接,王雨参加了医院与企业联合举办的路演沙龙,得到了企业的认可。随后,医院与企业签署了240万元的许可使用合同,5%首批款12万元已到账。依据医院出台的《襄阳市中心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等政策,王雨个人可获得收益的90%,即10.8万元,医院还对她个人发放奖励3000元。“有了政策支持,我们的积极性很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发现问题,发明创造。”


图片六代“人体潜行伤口测量尺”的模型


无独有偶,在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骨科,该科护士长曹军容展示了六代“人体潜行伤口测量尺”的模型。骨科常接诊一些外伤患者,护士在处理伤口时,只能凭经验判断伤口的深浅和大小,无法准确了解伤口表面以下组织的损伤深度和范围,不便于为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2019年,曹军容和该科主任吴农欣及同事们讨论,萌生了设计一款“人体潜行伤口测量尺”的想法,并于2019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有了科技成果,如何实现转化?2023年,襄阳市中心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处创新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门诊”,为医院职工提供成果评估、政策解读、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让这款“人体潜行伤口测量尺”步入市场。经过六代更新,今年元月,医院以专利许可的方式与某企业签订合同,目前,这款“人体潜行伤口测量尺”已经量产,即将广泛运用于临床。


“襄阳通过搭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赋能区域协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襄阳市中心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处主任武峰介绍说,2023年,在襄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襄阳市知识产权局、襄阳市科技局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襄阳市中心医院牵头成立了“医疗行业知识产权隆中联盟”,联盟成员单位从襄阳市扩展至全国17家医院,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截至目前,已举办联盟会议4期,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沙龙5场,近百个科技成果进行路演,实现从地区到全省再到全国的覆盖,跨区域协同转化能力显著增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